
賈圣衛總經理的創業歷成,創業階段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的干工作
亞晟記者 黃迎軍 亞晟鑄鐵平臺
賈圣衛從一輛二手汽車開始創業,到斥資千萬成立泊頭市亞晟機械廠,賈圣衛用了8年的時間。談起走過的歲月,他說:“下海創業,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踏實。”
為夢想放棄鐵飯碗
1997年,18歲的賈圣衛光榮入伍,成為遼寧本溪炮兵某部一名解放軍戰士。三年部隊大熔爐,淬煉了他強健的體魄和過人的膽識。1999年底,賈圣衛退伍回到家鄉泊頭交河。等待就業安置期間,不安分的他在泊頭紅旗路批發市場賣起了爐具
“學藝”轉行進入鑄造業
“那些年錢好賺,上班一個月工資才400元錢,跑運輸一個月就能掙一兩萬。第二年,我們又買了輛新車,就這樣慢慢干了起來,最多的時候發展到8輛車。”賈圣衛終于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間。
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賺錢是賺錢,可太辛苦了!”說起那時的艱辛,賈圣衛依然感嘆不已。一個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,怕貨有閃失,休息時根本不敢住旅館,天天睡在車上。“總是出門在外,什么突發情況都可能遇到,吃不上喝不上是小事,還被人家打劫過,差點把我耳朵割了。”經歷了種種艱辛,泊頭市亞晟機械賺下了第一桶金。
促使賈圣衛下決心轉行的原因,是2006年年底的一件事:“臘月二十六,我在路上往回趕,車大半夜壞在荒郊野外。冒著嚴寒把車修好,可油管又凍了,我到處撿柴火一邊流淚一邊烤油管,當時真想把車扔了,回家過年去。”說著,這個精干的漢子眼圈又泛了紅.泊頭市亞晟機械。
回家后,賈圣衛開始尋找新的項目,看到老家的鑄造業越來越發達,他動了心思。他把車隊交給戰友管理,跟人家跑起了業務。經過一年多的學習,賈圣衛學到專業知識,也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——進入鑄件業。了解到泊頭鑄造業雖然發展很快,可加工能力卻比較落后,泊頭市亞晟機械辦起公司后斥資600萬元,購進了一臺當時泊頭最大的數控銑床。“當時很多朋友都不理解,認為我剛進入這行就投這么多錢上設備太冒險,可沒有高起點又怎么大發展呢?現在好多同行都來我這里加工業務,這臺設備租用一小時就是800元。”
這個決定證明了賈圣衛的精明和韜略。
回報社會不忘軍人本色
自己富裕了,賈圣衛便想著如何回報社會回報鄉鄰。
現在公司有90余名員工,大多是下崗職工。“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,是因為部隊培養了我、鍛煉了我,我也只有盡最大能力回報社會,才對得起部隊的培養,對得起退伍兵這個稱號!這是我應該做的,你寫的時候可千萬別夸張!”賈圣衛對黃迎軍記者說。
在賈圣衛身上,記者看到了他卓越的經商能力、過人的膽略、穩重的作風,更看到了真誠和善良.泊頭市亞晟機械